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聚焦课堂
 

【聚焦课堂】让思政课堂活起来

时间:2018-6-1 11:26:56,点击:0  


—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小记

 
  本网讯(记者 闻天)这几天,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围绕如何推进思政课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、信仰体系转化问题,进行了多次研讨。而像这样的教学改革探讨活动,在该院几乎每周都要举办一次。

 
情景教学 身临其境

 
  近年来,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单一讲授方式,尝试构建多样化教学方法,情景教学就是其中之一。教师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,以情景剧为载体,创设接近真实环境的不同情境,让同学们在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学习。
  
  在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第三章第二节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教学内容中,教师提前布置任务,要求学生课下通过网络、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,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剧本。剧本内容围绕农业改造、手工业者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改造来进行创作,教师给予指导,剧本修改好后再进行排练。课堂上,学生们通过表演来感受当时老百姓对改造的态度和不同的心态,也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了解三大改造的教学内容。
图为思政课历史剧公演活动
互联网+教学  打破局限

 
  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,让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极大拓宽。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借助互联网+平台优势,探索互联网+教学改革,充分运用“微助教”“易班优课”“微弹幕”“翻转课堂”“微视频”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。如利用微助教(一款课堂互动的轻应用工具)教学手段,实现了签到、答题、讨论一体化,操作方便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;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,学生课下通过互联网完成知识的学习,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完成情况,在课堂上答疑解惑,组织学生讨论;有的教师还借助易班网络平台,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,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。
  
  近年来,马克思主义学院(含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)共开设慕课教学14门,其中2门自制慕课分别在易启学平台、爱课程平台开设,本年度省内有15所高校共计三千余名学生选修,受到了一致好评。

 
同伴教学  互促共进

 
  学生更倾向于与同龄人、身边人交流和沟通,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伴的思想和观点。基于这一特点,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了一系列同伴教学的新做法,推进“同伴三进课堂”,推动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。
  
  其一是学生时事热评进课堂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“五分钟新闻播报”活动,教师进行点评。通过这个活动,引导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社会、了解他人,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,引发理性思考,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;其二是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课堂。以我校大学生军迷俱乐部为依托,教师在对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的基础上,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,让退伍复学大学生以同龄、同伴的身份走进思政课堂,讲述自己的军营生涯和爱国故事,增强了思政课吸引力、感染力和渗透力;其三是优秀学生典型进课堂。先后邀请许大卉、骆群曙、达瓦丁增等我校多位优秀大学生典型走进思政课堂,讲述自己的自强自立、公益奉献等感人事迹,用身边同学的真事、真心、真情感染学生,取得了很好效果。
 
案例教学  以案说法

 
 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教学中,结合有关媒体报道的校园网贷、电讯网络诈骗、误入传销和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,先后编印了《全国网络电讯诈骗案例分析》《诈骗案例通报》等系列学习资料,开设了《网络诈骗的识别与防范》《举案说法——网络诈骗的防范》《劳动法》等多个案例教学专题,以案说法。同时,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会同保卫处、学工部、宣传部、创业学院、法律协会等多个部门和学生组织,举办法律赶集会、法律辩论会、法律知识竞赛、讲座等系列法律教育活动,在寒暑假期间开展“电视虚假广告调查”“网络诈骗调查”等社会调查活动,提高了学生法律意识。
  
  近年来,学校还先后在桐荫书院等处建设了刑事模拟法庭1个,民事模拟法庭3个。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课的教师在为学生上实践课时,将课堂搬到模拟法庭,学生在教师引导下,编写法庭文书,开展法庭审判演练,生动、直观地强化了基本法律知识。
 
上一篇: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子走进区法院观摩民事案件庭审
下一篇: 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”——武生院部分教师对校园网红现..
打印】【关闭
 
版权所有: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© 2018-2020 办公邮箱:marks.edu@126.com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汉施路1号(七号教学楼) 联系电话:027-89645554
 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58号     鄂ICP备09018573号